
胡静以基金申请经验与心得体会为主题,结合自身申报和评审经验,从准备、撰写和评审程序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主旨和申报流程。特别是结合工科学科的特点,从基金申请书的选题、摘要、立项依据、特色和创新、研究基础与实验条件、可行性分析、项目团队组成等多个板块详细介绍了基金申报书撰写规范、技巧和注意事项,她提出申报书标题要体现“新、奇、深、生”,基金申报书要让大同行看得懂,小同行看明白,要打动评审专家,让专家产生共鸣。她勉励大家,基础研究是科研积累、学术积淀的过程,要持之以恒,持续发力,要逐字逐句、精准打磨、反复修改,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申报书。报告结束后,胡静教授与参会教师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报告受益匪浅,收获很大。
赵铭钦对胡静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了感谢,他指出:辅导报告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我院教师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院教师共同努力,要结合个人优势和特色,精准选题,精细打磨,切实提高项目撰写质量与项目申报成功率,推动我院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文、图/来苗 签审/史军伟)
专家简介:
胡静,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副主任。主要从事香料香精开发及应用、工业品不良气味溯源及调控研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人才计划。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最美教师和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兼任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副主编、Collagen and Leather青年编委,上海市精细化工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优秀女青年教师联谊会副会长和市高校青年教师协会常务理事等。近年来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近3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布SCI论文40余篇,SCI同行他引2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部分成果成功进行了转化。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轻工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