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许自成副院长主持完成的“烤烟化学成分的外显性诊断技术和工业应用研究”,系河南省烟草公司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HYKJ200610),历时4年完成。该项目把灰色系统理论、模糊数学方法、多变量统计方法相结合,评价了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确定了不同指标体系中的显著性指标;研究了河南不同烟区浓香型烤烟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的关系,建立的一系列关系模型为烤烟内在质量的外显性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评价了单料烟的感官质量、不同产区烟叶质量的相似性;以糖碱比、氮碱比为核心指标,评价了烤烟不同产区、等级和年份的相对重要性;把烤烟外显性诊断技术应用于卷烟工业企业,开发了卷烟配方管理与应用系统,已公示发明专利5项,实现了卷烟工业企业由传统配方向数字化配方转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基于烤烟化学成分的外显性诊断技术研究和卷烟配方管理与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具有明显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日通过鉴定的还有河南省烟草公司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三门峡优质烤烟配方施肥优化技术研究”(HYKJ200718),该项目由许自成副院长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负责人与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共同主持完成。项目全面评价了三门峡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提出了该区施肥应遵循“控氮、补磷、增钾、配微”的基本原则;系统研究了绿肥掩青和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特性、烤烟农艺性状、理化品质、香味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三门峡烟区土壤改良与修复配套技术;采用多年多点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比、控释肥、有机肥、生物肥、豆浆灌根和有机酸施用技术对土壤理化特性、烤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强度、叶片超微结构、多种防御酶活性和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三门峡烟区配套的烤烟优化施肥技术体系;通过叶面喷硒、土壤施硒盆栽试验和大田示范,探讨了硒元素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及施硒的减害作用。该项目在烟草施用控释肥、施硒减害与提质增香技术研究方面具有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对黄淮烟区具有指导意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邵惠芳供稿)